【专访】林海明:我与华商共成长
炎炎夏日,灼灼之姿,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在这个夏天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就这样以优美的姿态迎来他的十岁生日。在华商学院十周年校庆到来之际,我们非常荣幸能够采访到在华商任职的林海明教授,与我们分享属于他的那份对华商学院、对统计学专业深沉的爱。
林海明,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太阳成集团tyc122cc统计学教授,现任统计学专业负责人。林教授在统计学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在《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等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的一篇论文因解决了令人非常感兴趣的因子与主成分异同问题,被学界引用640余次,他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厅级课题12项,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
2011年4月,初来到华商任职的林教授尽管在各方面有着不习惯,但他就这样眨眼间与华商携手共同走过了4年多光阴。在采访的时候,谈及华商,林教授的眼神都显得格外柔和,从他亲切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华商浓厚的爱。他说:“华商是以百年名校为发展目标的。这十年间,华商不断成长为一所专业化、规范化的大学。我相信在未来,华商将成为一所真正的百年名校。”交谈间他还与我们分享到华商这几年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在教学方面各个专业都有专业负责人,专业界线较以往更加清晰,以往一个专业课的老师教多个专业员工的情况没有了。员工的学习方向也较以往更加明确,员工也更加了解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不同,专业老师也愈加发挥本专业的特色;在教学环境方面,教室内的设施也更加的完善,图书馆、实验室的建立让员工有了更多实践和学习的空间,这些改变也为华商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硬件设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让华商走的更远,他相信今后的华商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对华商这样一份割舍不断的感情,让林海明教授一干就是4年多。
十年来,统计学专业不断成长,成为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不可或缺的专业,作为统计学专业的负责人,林海明教授及统计学专业老师为统计学专业倾尽了心血。在统计学专业评估的2011年,他带领的团队遇到了想象不到的困难,尽管当时学校招生状况反映统计学这个专业难以为继,但他们在校系领导和同学们的大力支持下,仍然坚持将工作做到最好,让统计学专业顺利通过了评估,他们的坚持铸就了如今的统计学专业。这十年来,华商学院重视、扶持各专业的发展,成就了如今的灿烂,感谢华商校系领导、老师和员工们一路上的支持与重视。
作为一名华商老师,林海明教授在教学上坚持施行“提出问题——提出设想——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鼓励员工创新、鼓励员工大胆质疑,帮助员工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创新。在平时的统计学教学中,他提倡用典型案例引入来展开基本知识的学习,因为典型案例引入的教学会让统计学名词,概念,公式、数据和理论的意义变得生动,容易引起员工的关注和兴趣。在课堂上,他提倡老师和同学们增强教学中的互动,多探究、多讨论,精讲多练,培养和提高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员工学习方面,他认为员工应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对学习不懈怠,勤学多练,勇于探索和实践,真正做到“我的青春我做主!”对于统计学专业今后的发展,林教授认为,现在是数据时代(DT),人们在解决问题中,都要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数据,以便更好决策,这便使用了统计学,因此人们在解决问题和更好决策中,统计学非常重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萨缪尔森认为,在许多与经济学有关的学科中,统计学特别重要。我国经济学家、教育学家顾海良认为,统计学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前途的一门学科。基于这些道理,希望能有更多的员工真正认识到统计学的重要性,学好、用好统计学,更好地提高和发展自己。专业老师们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和科研水平,在华商学院领导、老师和员工们的大力支持下,将统计学专业越办越好!
十载风雨,造就精英无数。十载沧桑,培育桃李满园。在采访最后,林教授也希望华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厚德载物,更续辉煌誉五洲!
上一条: 【专访】王德高: 十年华商风雨情 下一条:太阳成集团tyc122cc毕业生就业总结大会
【关闭】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增城荔湖街华商路一号 联系电话:020-86680941
Copyright © 太阳成集团tyc122cc(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